文化长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文化长征网 首页 长征热题 查看内容

论长征文化的传承

2011-4-17 08: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23| 评论: 0

摘要: -- 专题 2006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论坛 -- 学术研讨 论长征文化的传承朱之江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忘我献身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 ...
--> 专题 2006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论坛 --> 学术研讨

论长征文化的传承

朱之江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忘我献身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壮举。伟大的实践往往孕育出伟大的精神和文化,有关长征精神的研究和挖掘已相当深入,但与长征精神密切相关的长征文化问题研究却较为薄弱。面对重走长征路、长征红色旅游、长征红色文化、文化长征队、长征文化教学以及以长征为主题、名称的各种活动,应该能感受到长征文化的存在及其深厚的意蕴和力量。本文就长征文化的生成和传承作一历史的考察,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文化的生成

  长征文化是长征这一伟大实践的产物,是党和红军在克服困难、彰显精神、创立功业、争取胜利的过程中逐步造就而成的。它反映了长征的残酷斗争现实,承载着党和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英雄典范和业绩,凝聚着党和红军的信念理想、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

  党和红军是中国文化的革命生力军,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富有文化革命和创新精神。自成立以来,党就不懈地宣传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反对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反对封建古装的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新文学和白话文。北伐战争期间,党向中国军队中灌输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改造中国军队;在千百万农民群众中,提出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掀起了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

  长征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文化的沃土,为党和红军的这种文化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一是长征初期军事上的空前惨败,破除了党内教条主义迷信,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活跃思想、发挥创造力的民主局面。我党内部长期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军事上的惨败彻底瓦解了这种错误倾向的现实根基,遵义会议重新落实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活跃了党内的思想,提高了党的集体创造能力。二是长征中红军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发展文化革命和创新精神是必然的要求。从当时红军的物质条件及改善物质条件的能力看,要凭借物质条件战胜敌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赢得最终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主要靠精神力量的发挥,必须立足于理论创新和精神文化打造才能从根本上弥补物质条件上的不足。这不仅包括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文化宣传品和文学艺术品,而且包括文化宣传的战略、计划、手段等,更包括党和红军对敌斗争、争取长征胜利的总的思想原则、战略方针、斗争策略等。三是长征险恶的形势客观上要求打破常规、实事求是、追求实效,从而激发了党和红军的文化创新热情和力量。长征中,党和红军外有强敌,内有大患,处境险恶,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灭。险恶的形势,必要有非常之举,必须解放思想、集思广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寻求最佳的战略策略。四是长征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大历史关头,其历程跌宕起伏,曲折艰难。这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也使党和红军善于站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全局、从中国革命运动的长远发展来进行文化创新。

  随着长征实践的不断深入,党和红军文化革命和创造热情和能力大大地被激发出来,并在克服一个个困难、赢得一次次胜利中得到展现,创造出大批文化精神产品,进而汇集成了富有长征气息、反映党和红军斗争和生活实践的文化集合。长征文化生成。

  文化一般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大体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艺术以及组织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这一时期,长征文化突出成就表现在组织制度方面,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熟了。党不仅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奠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组织基础;而且粉碎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阴谋,强化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组织建设;还宣传了抗日统一战线思想,促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

  长征文化也有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方面的思想形态。由于长征中特定的战争环境,党的理论思考成果并没有得到整理和系统化,多散见于党各种宣言、决议、报告、命令、言论等,有的通过具有典范意义的实践活动折射出来。如遵义会议,作为我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首次重大会议,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反映了党把握中国历史和革命规律的方法论;遵义会议决议,创造性阐述了大量的军事原则和学理,不逊于任何军事学著作;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中,朱德"天下红军是一家"、徐向前"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等名言名句在军中广为流传,堪称革命道德规范的经典表述,富有长征特色。正是有了这些成果,长征结束后半年多时间,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纲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名著--《实践论》和《矛盾论》就相继诞生。

  长征文化还表现在文学和艺术上。长征中产生了一批反映长征历程、充满激情、极具战斗性的文学艺术精品。其中,毛泽东长征诗词属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如《七律·长征》将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豪情以写实的手法用凝练的诗句予以艺术展现,成为歌颂英雄主义的绝唱;《沁园春·雪》借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抒发经过长征考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握中国命运的决心和气魄,诗句豪壮,气度非凡,亦为诗中绝品。此外,还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大众文学和艺术作品,包括歌咏、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并贯串了长征整个过程。"红军鼓动家"彭加伦就曾有过这样的评述:"红军中没有职业的诗人,也没有固定的歌手。我们的诗人和歌手是全体指战员。我们的事业是一首万古流芳、无限壮丽的伟大史诗,我们的人,也是一群充满诗意的无敌的英雄。红军就是一个诗的集体,歌的阵营。"

  长征文化也有民间记忆的表现形态以及语言上的某些变化。红军在民间影响至深,他们的事迹通过他们曾经驻留和战斗过的场所、使用过的物品、唱过演过的歌曲以及民谣、传说、日常用语广为流传。如各地的红军坟、红军草、红军洞、红军灯等,甚至红军路过时生的孩子被称为红军儿、红军女。 在长征路过的藏民区,红军未来之前,人们闻"共产"色变。长征过后,当地人为纪念红军,有的为出生的婴儿起名"共产",一为吓鬼怪,二为保平安。渐渐地,这里以"共产"命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共产"成了吉祥幸福的象征。这种习俗一直延至解放以后。 在用语上明显的变化有二,一是长征由原来"转移"、"战略转移"、"突围"等各种称谓,最终统一称为"长征";二是《红星》报曾发出号召"纠正沿用'犭'旁书写少数民族族名一律改用'亻'旁"。 这种变化意味着一种认识成为大众的认同。

  长征的伟大实践是长征文化孕育的摇篮,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长征文化的普及和丰富

  由于长征期间红军的艰苦条件和处境,以及国民党对长征的诬蔑性报道,长征文化的拓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真正了解长征的人并不多。长征所形成的文化物理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其影响仅限于11个省大约2万万人民。长征结束后,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党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宣传、挖掘和培育工作的不断加强,长征文化开始普及并不断丰富。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的发展,长征文化开始凝聚升华,有了关于长征完整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价值阐释,其内涵不断拓展。长征的历史和传统家喻户晓,远播国外。

  长征被誉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是塑造党和红军英雄形象的绝好素材。党中央达到陕北后,随着处境和条件的改善,对长征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1936年8月,毛泽东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出信函,要求:"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同时,又向各部队发出电报:"望各首长并动员与组织师团干部,就自己在长征中所经历的战斗、民情风俗、奇闻轶事,写成许多片断",并强调"事关重要,切勿忽视。" 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和阻挠,这年6月中共安排了首位西方作家埃德加·斯诺对延安苏区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访问。毛泽东等主要领导都曾与其长谈,中共还向其提供了大量长征亲历者的回忆资料。

  长征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艰苦最关键的阶段,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因此,长征是党和红军学习历史、学习革命传统最生动的教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后,为了使我党我军在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成为抗日力量的中坚和模范,党对自身历史特别是长征历史给予了深入的挖掘和阐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对自身的历史认同感,提高实践和发扬优良传统的主动性、自觉性。早在我军建军十周年前夕,中央就决定大规模地编撰红军战史,成立了"红军历史征编委员会",号召全体红军指战员,尽"最大的努力,各就个人的闻见,把红军各种的历史、战斗等等写出来,并搜集各种纪念品,来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 征集项目中,长征史单列于红军军史外。不久,中央又成立中央军委军事研究委员会,用来"提高红军军事学识,总结国内战争的宝贵经验与学习新的军事知识"。 到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深刻总结了党内反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教训,并特别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批判地总结和继承中国的历史遗产。 延安整风期间,在整顿三风的基础上,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对党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配合整风运动,聂荣臻在纪念建军15周年干部会上作了《从现在去认识过去,从过去来了解现在》的报告,对我军历史包括长征进行了系统回顾,对长征胜利的原因给予了充分的挖掘和阐述。这一时期,部队教育的重点教材《抗日战士政治课本》就设有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我军军战史的内容。其中,长征作为八路军的前身红军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内容给予重点阐述,并与"发扬光荣传统"内容前后相承。

  得益于上述因素的推动,长征文化开始凝聚升华,并走向普及和丰富。一是以八路军总政治部编撰的《红军长征记》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为代表,较为完整的、有影响的长征历史叙事逐步形成。长征期间,对于长征的记载极为零散,且缺乏影响力。《红星照耀中国》使长征历史的知名度急剧扩大。它在伦敦首次出版时,曾轰动一时,1个月内就印了5版,并且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传播;后被译成中文,名为《西行漫记》,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不断再版;当年很多中国青年,就是看了此书才纷纷投奔延安的。《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193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长征亲历者回忆录汇编,共110篇,30多万字,1942年11月在延安排版印刷,是第一部最全面、最权威的长征历史文献汇编。 长征历史叙事的形成夯实了长征文化的历史根基。

  二是对长征历史的解读更为深刻。中央红军达到陕北后,党开始总结长征以及长征前的我党我军的历史。对长征历史的解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训的总结。主要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失败以及在张国焘问题上的教训总结,历经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六届七中全会等不断深入,形成定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和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路线错误的主要代表,成为教育全党全军的反面典型。另一方面,长征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的挖掘。长征胜利的原因,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只强调了党的作用。到了1942年在纪念建军15周年干部会上,聂荣臻发展为党的正确领导、团结友爱、坚决勇敢、高度吃苦耐劳、绝对信仰党等5条。长征的意义,从强调:"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到强调:长征与一二九运动结合共同"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 再到强调:长征期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长征历史的价值阐释极大地彰显了长征文化的内在力量和典范品质。

  三是土地革命特别是长征时期的红军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发展和丰富,塑造了大批新一代的革命英雄,形成了诸如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中原突围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革命传统。正如聂荣臻在纪念建军15周年干部会上的报告《从现在去认识过去,从过去来了解现在》中所说:"我军的光荣传统不是空喊的,而要把它具体运用起来,也不是狭隘的经验论,而是要根据具体环境把它发扬起来,过去英勇坚决完成任务以及艰苦生活等具体生动的传统,是应该实践与发挥的"。

  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的命题。由此,长征内涵得到了拓展,长征与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联系在了一起,不仅使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难曲折通过长征历史给予了形象化展现,而且也保证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革命传统和精神的继续发扬。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强调"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新中国成立后,长征文化为克服困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等成为人们最喜爱的经典用语。这些用语既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党和革命前辈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又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对长征历史认知的不断丰富以及长征现实意义的不断凸现,特别是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又推动了长征题材艺术创作的活跃,涌现了以《长征组歌》和话剧《万水千山》为代表的一批歌颂党和革命事业的高品质文学和艺术作品。长征文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得到丰富,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继续扩大。

  长征文化的新发展

  长征文化生成于长征时期,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实践的哺育,带有一定的政治革命和精英文化的特点。新中国建立后,长征虽然对人们来讲相当熟悉,长征故事家喻户晓,长征用语常挂在人们嘴边,但长征却越来越单纯成了对党和革命前辈伟大功绩的一种赞美,长征故事中看到的都是一些高大而且近乎完人的革命前辈和领袖的形象。随着长征文化不断强化政治革命和精英文化的特色,其距离现实生活特别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远,其精神和传统也就成了只能敬仰而无法仿效和学习的对象。进入文革时期,这一特点达到顶峰,长征文化的发展走进了死胡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也为长征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新局面。长征文化开始走向大众,贴近生活,展现真实,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三方面的因素对长征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提出"新长征"概念,使长征再次与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工作联系在了一起。1978年10月16日,召开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韩英代表共青团十大筹委会作了题为《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提出:"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内容的新长征,是伟大中国革命的必然继续,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 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开篇就指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在新的长征中,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结尾发出号召:"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 "新长征"概念,一方面表示有所继承、有所坚持,即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和伟大事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表示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即全党的任务由革命转向建设,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概念赋予了长征被新的时代意义,长征文化贴近了现实。

  第二,围绕着"新长征"这个主题,展开面向大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新长征逐步成为群众性的自觉实践。1979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9月19日,团中央首批命名表彰了10面新长征突击队红旗、155个新长征突击手(队)标兵和万名新长征突击手。 这意味着新的长征英雄来自群众、面向群众、服务群众。1979年7月1日,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新长征火炬接力活动"开始,点火仪式在上海市中共"一大"会议会址举行,接力跑的路线大体沿着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过的地方,途经130多个城镇,全程12000多公里,历时77天。全国有200多万青少年参加了活动,有10万左右的青少年直接参加了火炬接力跑,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 这使长征与群众喜爱的社会活动得以结合。1983年,学史建碑活动开始。全国相继有十几个省市的团组织带领青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开展寻访革命史迹、收集编写史料,并通过集资、共建、义务劳动等多种办法,在革命纪念地、革命遗址兴建了一批碑、牌、亭、馆、雕塑等历史纪念物。这种通过青年自己去寻查史迹、收集编写史料,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再现那些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历史场景,从中探索革命真理,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生动自然地结合。

  第三,确立文化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为长征历史和精神的挖掘和研究,以及革命题材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保证。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和政治氛围。同时,党明确强调,文化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提倡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的自由争论。

  新的发展局面的开启后,长征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先后在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前后两度形成高潮。这一阶段,有关长征的学术专著和论文、文学和艺术作品,不仅数量多、质量高,涉及长征历史的各个层面,而且视角开阔、方法多样、体裁丰富、观点新颖等。同时,以长征或新长征为主题的各类社会活动也层出不穷,有公益活动、学术活动、纪念活动、竞赛活动、文娱活动和各类重走长征活动等。这些活动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有政府部门、有新闻媒体、有企事业单位、有社区、甚至家庭或个人。此外,十一届三全会以来,还发生一些带标志性的事件和变化。一是长征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普遍举办了纪念活动,60周年江泽民还发表了纪念长征的重要讲话,并题词"长征丰碑永存"。二是"长征精神"作为概念被广泛使用,其内涵经过不断挖掘和阐述已极其丰富。三是展现长征精神的"长征万里图"随"神六"飞船升上太空,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完整地表现红军长征的中国书画长卷,内容包括"瑞金武阳桥""血战湘江""乌江天险""遵义曙光""雄关漫道""四渡赤水"等。四是以包括长征在内的革命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形成,长征文化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可以说,长征文化已深入人们的心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体验长征文化的魅力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爱好和自觉的追求,这在长征文化发展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长征文化的繁荣为长征精神乃至革命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环境。抽象的精神在大量的长征遗迹和文物、以长征命名的建筑和场所、有关长征的历史文学和文艺影视、以长征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以及针对这些活动的新闻报道上面变得具体形象、生动鲜活;历史上的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伟大实践中得到践履、丰富、升华,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党和红军的精神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学习、实践、塑造的过程中成为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不断推进长征文化发展 科学建设时代先进文化

  长征文化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不仅如此,当前长征文化的繁荣局面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不断思考。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长征文化的发展,建设时代先进文化,同样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第一,在长征文化走向大众、贴近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要避免平庸化、庸俗化的倾向。文化只有服务于大众,得到大众参与和认同,才有生命力。但当长征文化走向大众,融入日常生活的时候,日常生活的内涵会大量削弱或挤压长征文化中本色部分,使长征文化的先进性逐渐消退,走向平庸化,甚至庸俗化。如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形势下,长征文化置身于经济活动之外显然是不行的,但在拜金主义、惟利是图等比较盛行的社会环境下,长征文化涉足经济领域,贴近现实经济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被庸俗化的危险,诸如以纪念长征的名义,或借用长征这一金字品牌,进行商业抄作、市场营销、敛财聚宝,已不再少数。因此,如何走向大众,又避免平庸化,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应该肯定的,即要不断重温历史,不断从长征历史中挖掘新鲜的素材,不断丰富长征的历史内涵,不断强化对长征历史的记忆,正如胡锦涛所说:"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们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第二,在长征精神的弘扬中,既要丰富其理论,也要加强实践平台建设。长征精神挖掘已相当深入,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空间越来越小。在长征文化的传承中,"新长征"是带有标志性的概念,具有开创性意义,是长征传统在现实中的直接拓展和延伸,长征精神的挖掘不应该忽视这个部分,完全可以把新长征精神纳入到长征精神的视野中,这样可以大大地拓展长征精神的内涵,也使长征精神超越革命战争背景。此外,从"新长征"概念的提出及改革开放时代对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的实践中,不难发现,长征精神的弘扬除了理论上发展及宣传外,更要注意为长征精神弘扬提供现实的实践基础和平台。现实中,大量重走长征路的现象,一方面说明长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人们渴望在重走中能真正体验和领悟长征精神的真谛,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阐释对弘扬长征精神的局限性,长征精神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不断的具体实践中得以传承光大。积极探索革命传统与现实结合的实践方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三,在推进长征文化的发展中,要关心文化发祥地的经济发展。长征文化发祥于红军途径的中国西部省份。目前,这些地区经济很不发达,有些地区仍相当贫困。这与长征精神的先进性极不协调。试想,从东部发达地区前往西部一个个革命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时,满眼是当地落后的经济景象和简陋的生活条件,谁又能真正在这种教育中体会到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呢?谁又会被革命文化的先进性所震撼呢?或许会面对当地淳朴的民风,惊奇和羡慕当地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朴质的关系?可以说,以长征文化为代表的革命文化,许多都面临这种尴尬的景象,发展革命老区和革命传统发祥地的经济,开发大西北,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同样也是一项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文化长征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 ( 湘ICP备05019033号

GMT+8, 2024-5-20 14:42 , Processed in 0.0549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